1月29日,建科公共设施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党总支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张哲在《中国建设报》发表署名文章《“双碳”背景下推进公共设施智慧运维的战略思考》。文章指出,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正面临着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深刻变革,城市建设的方式正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掘,城市建设的重点也将由大兴土木阶段转向运维创新阶段,尽快建立完善的公共设施运维管理模式,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基础上提高运维效率,已成为大势所趋。
全文内容如下:
跨入新时代,在“双碳”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正面临着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深刻变革,城市建设的方式正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掘,与此同时,城市建设的重点也将由大兴土木阶段转向运维创新阶段,尽快建立完善的公共设施运维管理模式,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基础上提高运维效率,已成为大势所趋。
公共设施传统运维的弊端不容小觑
根据2021年《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目前我国建筑全过程(建材生产+施工+运行)能源消耗占比将近全国能耗的一半,但碳排放占比却远超全国碳排放的一半,由此可见,建筑运维阶段的碳排放问题不容小觑,建筑运维管理智慧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正在成为建筑行业“严冬”之下绝处逢生的新“风口”。
毋庸讳言,当前我国建筑运维阶段的管理尚存在诸多问题,公共设施传统运维的弊端日益凸显。
比如,在空间管理方面,当前大部分运维管理单位在对空间进行规划和划分时缺乏相应的标准和需求分析,传统的空间管理中难以追踪统计每一个空间的使用状况,容易出现空间分配不合理的情况,对于空间成本也无法有效统计,造成空间使用的浪费,增加运行成本。
又如,在检修分析与决策方面,现有运维形式大多为“计划修”与“故障修”,前者为了保证运维安全导致大量重复巡检问题,造成资源浪费;后者由于劣化程度较高,会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因此,迫切需要推进智能化数据分析决策,实现“预防修”,减少人力物力资源浪费。
再如,在调度方面存在能源分配粗放式管理的问题,无法做到按需分配,容易造成能耗与舒适性之间的矛盾,亟待开展智能化能源管理,实现能源的自动调度,提升能源利用率,从而降低匹配不合理带来的附加能耗,减少碳排放。
以上这些问题从一个侧面表明,对国家“双碳”政策的贯彻落实,不仅需要思想层面认知到位,还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抓好政策的落地落实,如何将体现时代性、战略性的理念与愿景合理下沉转化为生活化的技术手段与管理举措,是抓落实的关键。
我国能源资源的基本情况,决定了用能方式必须加快实现由粗放浪费方式向集约高效方式的转变,为此,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细节抓起,自备帆布袋购物、随手关灯、拧紧水龙头避免“长流水”、注意节水节电等,都是践行绿色低碳理念的应有之义,而根据不同地理区位的资源禀赋、生活生产方式等特点,以智慧技术为抓手,进行高效统一的公共设施智慧运维管理,对于实现“双碳”和更加合理地匹配资源,无疑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智慧运维对补足传统运维短板大有裨益
根据相关统计,我国目前已有60%以上的小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电梯及其他设备老化现象,近年发生的电梯事故中,违章操作占62.7%,设备缺陷占22.7%,也就是说80%以上的电梯事故都有可能通过加强运维监管而消除。《2020年全国地下管线事故分析报告》中指出,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期间,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管道等泄漏事故数量占地下管线相关事故总数的55.06%。如果能够建立一个智慧运维系统,做到“实时监控、提前感知”,提高相应事件反应速度,就可以弥补公共设施传统运维管理的缺陷。
公共设施运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目前很多城市对公共设施智慧运维还存在认识不足,由此导致大量资源无法被高效利用,客观上阻碍了“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对此,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共设施智慧运维系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思路,开启了一场建筑领域的革命性变革。
公共设施智慧运维与传统运维究竟有何区别?所谓智慧运维是指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采集设备运行数据,预判设备系统隐患,减缓运维人员压力,为管理者赋能,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撑。针对传统运维存在的弊端,智慧运维可以提供科学的应对之策:
在空间管理中,可以通过建筑信息化模型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集成应用,进行建筑空间管理、可视化控制空间,并且根据类别及应用需求对空间空置率、人均空间、空间运营成本等数据指标进行统计,制定满足发展需求的空间规划,有效优化空间利用,确保空间资源最大利用率。
在检修决策与分析方面,智慧运维可以利用平台实时监测分析设备运行状态及数据,进行自动预警,及时通知运维人员,减少设备停机时间,做到事前感知、主动运维。由于每一个设备的历史数据都保存在系统中,对于寿命即将到期的设备,可通过平台对运维人员发送警示,确保设备及时更换,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从多个方面降低在设备维护中的成本。
在能源调度方面,可以通过各类传感器、探测器等工具采集能耗数据,形成柱状图、饼状图等图表文件,直观展示获取到的能耗数据,对于能源的使用状况做到动态监测,更直观地发现能耗异常数据,对相应部分调整优化,合理分配调度,辅助运维人员高效工作,提升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
随着公众对健康的逐渐重视,智慧运维是如何实现智能分析技术与健康管理的有机结合的?
在炎热的夏季,当人体从温度较高的室外进入有空调设备的室内时,温度骤减,温差较大,人体神经系统难以快速适应,长时间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就会产生“空调病” 的症状,如头晕、头痛、易怒、食欲不振等。此外,由于空调房间通常处在封闭状态,空调系统虽能过滤掉部分灰尘和细菌,但空气中残留的细菌仍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如矿物气溶胶颗粒物进入人体呼吸道后,对局部组织有堵塞作用,使肺部组织纤维化,进而诱发鼻炎、肺炎、哮喘等。
传统空调运维只能够调节恒定温度、恒定风向,但应用智能化技术后,平台则可以根据建筑内实时人员变动,利用主动制冷/ 制热的方式,在保持人体舒适的情况下随时调节温度,确保温度均匀,避免对人体生理系统的刺激。
针对室内空气污染的问题,智慧运维在室内布置一系列探测器,监控室内环境因子参数,设置置换通风系统。一方面,可以利用气体热轻冷重和污染物的浮升性,使用空气自然对流达到调节空气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置换通风系统具有空气分层的特点,将污染物和余热锁定在人头部上方区域,确保人的停留区保持良好空气品质。
总之,智慧运维通过用户侧与供给侧的高效协同统一管理,精确匹配使用人员需求,在确保人们舒适、健康的前提下,将碳排放限制在一定额度之内,对实现建筑节能减排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双碳”背景下推进智慧运维大有可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新的战略部 署,“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棋局上一枚耀眼的棋子,而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则明确提出,整体提升应用基础设施水平,加强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动公共数据汇聚利用,建设公共卫生、科技、教育等重要领域国家数据资源库。这些举措掷地有声,环环相扣,标志着中国数字时代已经拉开帷幕。
数据,一直被视为数字化时代的石油。对于步入快车道的城市建筑运维行业,数据正成为关键的助推力,智慧运维平台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生活,为实现“双碳”宏伟目标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赋予新动能。
作为智慧运维的开拓者、实践者、领跑者,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在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进行积极探索。2022年12月30日,集团牵头组建的“双碳”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获得批复,中心的成立对于突破建筑绿色低碳领域技术瓶颈、整合建筑绿色低碳领域产业链创新资源、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实践表明,在公共设施领域引入智慧运维平台意义重大。一方面,智慧运维平台可以有效解决“管好数据”的基础问题,通过对各类设备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运行数据的高频采集,打通数据孤岛,形成运维数据资源库,为数字中国的建设打下夯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平台可以充分发挥“用好数据”的优势,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智慧管控等技术,完成数据即时分析,最终达到精细化管控的目的。比如,室内照明经常出现“人走灯亮”的情况,平台引入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后,就能够自动感应调节照明,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减少照明耗能和优化照明能源使用效率。此外,还可以通过集成电梯智能控制技术,优化电梯运行调度;通过集成智慧节水技术,回收新风机冷凝水,进 一步缓解市政供水压力等。
“双碳”政策不但将人们的视线转移到能源的使用效率上,还转移到对健康的影响上。从实际效果看,智慧运维平台在能源消费端降低能源需求,让建筑做到主动降能,有效实现了降碳,同时,还将硬件设施与软件系统相匹配,大幅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彰显了“低碳”与“舒适”“健康” 相得益彰的多重美好理念。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50年,实现“人人健康、全民健康;人人幸福,全民幸福”。要实现“健康中国” 的美好愿景,未来必然需要在政府引领下,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节能降碳为刚性约束,以社会永续为价值导向,不断深化公共设施智慧运维机制建设,使绿色低碳发展的底色更鲜明。
风物长宜放眼量。建筑深度智慧化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展望未来,顺应“双碳”战略目标的深入实施,公共设施智慧运维体系应运而生、乘势而上、正当其时。随着智能科技和建筑业的深度融合,为智慧运维技术解决措施提供了无限可能性,也为该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优越的沃土。值得注意的是,建筑业也为“双碳”的实施提供了巨大的应用市场,让其在减排效率上持续成长。我们有理由相信,智慧运维迎着“双碳”的时代之风,必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人们生活在这样的建筑中,不仅室内如沐四季,窗外还有绿水青山,心中也是满满的诗与远方。